新闻中心/ NEWS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除铜剂在电镀工艺中是如何使用的?

除铜剂在电镀工艺中是如何使用的?

更新时间:2020-05-12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769
   除铜剂在电镀工艺中是如何使用的?
  电镀工艺中会经常用到除铜剂。这项操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。工艺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到镀层沉积速率、阴阳极的电流效率、金属离子溶解和沉积的平衡,还要考虑到pH值的稳定性。温度和电流密度范围的宽广性、以及出光速率、整平性能、光亮范围等多方面的综合而制定的。
  在电镀工艺的镀液成分的检测与管理中,为了确保镀液的稳定,谨防异金属杂质带入镀液。亨凯建议铜上镀镍的产品,镀镍液必须定期用瓦楞形铁板,0.05 A dm2左右的电流密度定期电解,否则就要加除铜剂,以保证小电流密度区的光亮。
  另外,零件落入镀镍槽或酸铜镀槽中,要及时取出,防止造成杂质的积累。对于铜件和锌合金工件跌落,建议用窗纱做成比槽底略宽些的平面纱帘,四角用塑料管(棒)扎紧,下班时将四根塑料棒一拎,即将跌落的铜及锌合金零件取出,避免或减少镀镍液中铜、锌杂质的积累,从而减少镀液故障。
  除铜剂厂家表示,电镀行业已经成为国内重污染行业,其主要的污染物就是电镀废水。电镀废水的种类多而杂,常见的废水包括含废水,含镍废水、含铜废水、含铬废水、磷化废水、酸碱废水等
  所以,除铜剂针对含铜废水共同开发的高,效除铜药剂,通过螯合沉淀技术,能够让水中的铜离子快,速形成不溶性沉淀物而去除。主要应用于电镀废水除铜、线路板废水除铜、焦铜废水处理、冶炼含铜废水处理等,铜离子浓度降低至0.1mg/L,达到国家表三排放标准。
  除铜剂是针对含铜废水研发的高,效铜离子螯合剂,呈白色粉末状,能够与重金属离子铜生成不溶性的螯合沉淀,将废水中的铜离子处理至0.1mg/L以下,可处理电镀铜废水、焦铜废水、EDTA-铜废水等各种含铜废水。相比于同类型产品,M7具有以下优势:
  经过分子结构层面的设计,M7的螯合能力强,能够与络合铜离子产生作用,生成沉淀除去,对于比较难处理的焦铜废水、EDTA-铜废水以及其它络合铜废水,处理效果好。
  一般药剂除铜需要在pH>9的条件下投加,不仅需要多次调节pH,还浪费了酸碱药剂。而除铜剂在pH=6-9的范围就可正常使用,使用流程大幅简化。
  除铜剂适用于任何含铜废水的处理,其螯合基团能使铜离子、络合铜形成稳定不溶物而沉淀,从而去除废水中的铜。铜的去除*, 使废水处理达标排放。该药剂在去除铜的同时,能使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减少;还有其处理效果优良、操作使用的简便,因此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。
  使用时可将除铜剂直接投加到反应池,或先配成浓度为5~10%的溶液(配药时先加水再加药剂,同时不断地搅拌),再投加到反应池。
  除铜剂适用的pH范围为8~14,使用量约为100~1000ppm(即0.1~1公斤/立方废水),根据废水种类及铜含量不同,其用量也有所差异,具体用量通过实验确定。
  通常除铜剂的包装采用牛皮纸袋封装。实验时取一定量废水,将pH调至8.0以上,加入适量(如:500ppm)除铜剂,搅拌反应10分钟,再加入一定量(如:500ppm)混凝剂(如:聚合氯化铝PAC等),加入少量聚酰胺PAM,絮凝沉淀后,过滤,取滤液(或静置10分钟后,取上清液),测定铜的含量。
  除铜剂常用于电镀过程。这个手术很科学。该工艺的确定不仅考虑了涂层的沉积速率、阴极和阳极的电流效率、金属离子溶解和沉积之间的平衡,而且还考虑了pH值的稳定性。合成并制备了宽范围的温度电流密度、光输出速率、调平性能、亮度范围等。
  在电镀过程中镀液成分的检测和管理中,为了保证镀液的稳定性,必须防止外来金属杂质带入镀液。亨凯建议,铜的镀镍产品应定期用波纹铁板电解,电流密度约为0.0 dm2。否则,应增加除铜剂,以保证低电流密度区的亮度。
  另外,零件落入镀镍或酸性镀铜液中,应及时,防止杂质积聚。对于铜、锌合金零件坠落,除铜剂厂家建议采用窗纱使平纱窗略宽于槽底,并用塑料管(棒)将边角拧紧。工作结束时,应取出四根塑料棒,以避免或减少镍镀液中铜和锌杂质的积累,从而减少镀液的失效。
  粗铅精炼除铜剂制造商说,铜离子通常在碱性条件下沉淀。然而,在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,有些工艺必须在碱性条件下镀铜,因此需要添加EDTA等化学物质来结合铜离子,并且结合能力比不沉淀的铜(OH)2强。因此,在这种情况下,铜离子可以与OH-共存,因此,如果这种水想除去铜,就必须在除去铜之前先把它弄断。
苏州湛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昆山市乐邦产业园
邮箱:sales@szzqhb.com
传真:0512-50310052
扫一扫关注我们
SCAN

TEL:13301540120

扫码关注我们